鎮軍逐犬
文本詳細資料
標題 (Dublin Core) |
鎮軍逐犬
|
Img_id (dianshizhai) |
499
|
AnnotationObjects (dianshizhai) |
狗 燭臺 神像 燈籠 香爐 桌 帽 官員 道教人士(包括道士/道姑/道醫) 女性 鳥籠 扇 眼鏡 人 孩童 樹 道觀 圖像標題 圖像文字 印章文字
|
ChineseDate (dianshizhai) |
十一年五月廿六日
|
WesternDate (dianshizhai) |
1885-07-08
|
作者 (dianshizhai) |
金桂
|
OriginalSource (dianshizhai) |
原 44/7
|
GuangjiaSource (dianshizhai) |
廣丁8/63
|
DaSource (dianshizhai) |
大 2/70
|
文本 (dianshizhai) |
聖人以神道設教,所以順輿情,以濟其刑法之窮,無論功德在民,列入祀典者,春秋致祭,千古不廢。即一二無名寺院,苟非左道惑人,大干例禁,亦姑聽之而不予深究也。京師朝陽門外有廟,名甕城。一日,文鎮軍經其地,但見熙來攘往,爭相告語;謂有一犬俯伏神案下三五日,不肯去。下民無知,以為神助。鎮軍恐惑眾,傳住持而細訊之。訊得前數日,有人在旁午餐,誤投魚肉骨於神案下。此犬本無豢養主,日抓坑廁以為生。今獲此味,思有以繼。若得主人憐念,即有終焉之志,以視逢人乞食時,不勝一籌乎?鎮軍笑而起,謂住持曰:「子之視犬如見其肺肝然,但群疑不釋,易滋事端。」乃持鞭而逐之去。
|
Seal (dianshizhai) |
〔則不得食〕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