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殊無道
文本詳細資料
標題 (Dublin Core) |
道殊無道
|
Img_id (dianshizhai) |
481
|
AnnotationObjects (dianshizhai) |
女性 人 桌 雕像 畫像 香爐 燈籠 蠟燭 拂塵 木魚 蒲團 罐 圖像標題 圖像文字 印章文字
|
ChineseDate (dianshizhai) |
十一年四月十六日
|
WesternDate (dianshizhai) |
1885-05-29
|
作者 (dianshizhai) |
周權
|
OriginalSource (dianshizhai) |
原 40/8
|
GuangjiaSource (dianshizhai) |
廣丁4/32
|
DaSource (dianshizhai) |
大 2/35
|
文本 (dianshizhai) |
童子勝衣就傅,氣質不必其盡同。聰穎者,固宜嘉獎。而冥頑不靈之質,逃塾屢屢,家人無如何,輒於其放學歸來時,給錢數文或十數文,取其有所利而勸學焉。而又慮其妄用也,復以居積之方,為防閑之地。階頭有賣悶罐者,購一二枚置床頭,日以所餘納入罐中,竭一二年之力,取床頭累累者破之,不下數千文。不謂京師城隍廟道士,逆料童稚無知,心生覬覦。其於諷經禮懺外,別設一名,曰「打罐還願」。此四字殊覺鄙俚可笑,而信從之家,偏願以銖積寸累者,供其口腹之所需。是則小孩子之勸學錢,乃道士之養命錢也。孩子不足責也。破奸謀而挽陋俗,不能不有望於一、二賢父兄。
|
Seal (dianshizhai) |
〔愚弄〕〔小孩〕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