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人報德

 

文本詳細資料

標題 (Dublin Core)
野人報德
Img_id (dianshizhai)
78
AnnotationObjects (dianshizhai)
樹 人 山 竹簍 扁擔 帽 獨輪推車 採礦車 鐵鍬 圖像標題 圖像文字 印章文字
ChineseDate (dianshizhai)
十年六月十五日
WesternDate (dianshizhai)
1884-08-05
作者 (dianshizhai)
吳友如
OriginalSource (dianshizhai)
原 10/1
GuangjiaSource (dianshizhai)
廣甲10/74左
DaSource (dianshizhai)
大 1/79
文本 (dianshizhai)
華人李某,喬居舊金山。前歲春初,結伴入深山採金。猝遇野人二,皆大駭,繼察其無相害意,即亦不之拒。朝饔夕餐,隨其量而分給之。由是習處漸久,偶俱無猜,相與搬泥運土,操作如一家人。逾年,李等以獲有多金,謀出山。既束裝,野人隨後送之。行途未及半,突出其類數十,欲行襲劫。二野人左右翼衛之,得無恙。送至坦途,野人欲辭去,李等不捨,邀與倶行,野人自知不 類,乃不果。夫一飯細事也,而漂母且獲報於王孫,況乎朝饔夕餐,隨量分給,枵腹而來,鼓腹而去,宜有以生其感激矣。李等謂野人不能言。夫不能言之物,猶介乎人與畜之間;而觀其存心行事,則人也,而非畜也。 其相助為理也,為義也。其翼衛長途,俾免不測,仁也。 仁之至而義之盡,人也,而非畜也。其不肯以身狥人者, 何也?曰:本來面目不可忘也。今之人類,至不一矣, 交接於始,而傾陷於終,非義即非仁也,野人不願為也。而以口腹之故,不察其心之所安,遽欲挾之以就我牢籠,則非野人之知己也。宜野人之不肯終從也。
Seal (dianshizhai)
〔信及豚魚〕
 

條目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