狎妓忘親
文本詳細資料
標題 (Dublin Core) |
狎妓忘親
|
Img_id (dianshizhai) |
30
|
AnnotationObjects (dianshizhai) |
書法楹聯 畫作 女性 蠟燭 燭臺 香爐 香 銅盆 桌 床榻 帷幔-床帳 竿 服飾 鞋 椅 箱 人 花瓶 花 壺(水壺、茶壺) 煙斗 煙燈 托盤 傢俱 杯 提盒 竹製品 書 燈具 硯 羅漢床 衣物 圖像標題 圖像文字 印章文字 扇 衣架 布 盆栽植物 白煙 門 房子
|
ChineseDate (dianshizhai) |
十年七月廿六日
|
WesternDate (dianshizhai) |
1884-09-15
|
作者 (dianshizhai) |
吳友如
|
OriginalSource (dianshizhai) |
原 14/1
|
GuangjiaSource (dianshizhai) |
廣乙2/9左
|
DaSource (dianshizhai) |
大 1/115
|
文本 (dianshizhai) |
馬車之盛,無逾於本埠。妓館之多,亦惟本埠首屈一指。 故每日於五六點鐘時,或招朋儕,或挾妓女,出番餅枚餘,便可向靜安寺一走。柳陰路曲,駟結連鑣,列滬江名勝之一。欣慕者,無不願執鞭焉。乃前日,有某少年由靜安寺返滬,花偎身而熨貼,轡在手而縶維,興高采烈,其樂可知。行經泥城橋,其母某氏蹤跡至此,見此情景,頓足搥胸,號啕大哭。經旁人阻遏,而少年始住車;其母向前,扭挽髮辮而去。蓋少年擅取契券,抵押洋圓,出外遊蕩,久不歸家矣。噫!蓼莪之詠,不逮生存;苞杞之詩,乃勤王事。若該少年者,因戀章臺之柳, 竟忘樹背之萱,清夜自思,尚有天良一線乎?宜加捶楚, 以儆冥頑。
|
Seal (dianshizhai) |
〔苦樂不均〕
|